武漢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2024
2024-09-0250次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24日訊(記者** 通訊員謝小琴)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截至近日該校今年已接到110艘綠色新能源船舶設計訂單,每艘船的造價約1000萬元,正快馬加鞭生產制造。
武漢理工大學研發的新能源船舶“港航船途01”
“前年,我們的新能源船舶設計訂單量還是零,近兩年來增長迅猛。”武漢理工大學船舶郵輪中心負責人裴志勇告訴記者,“短短一年時間,訂單量從去年的3艘增加到今年的100余艘,呈指數級爆發式的增長。”
今年5月至今,3艘新能源船舶已下水投入商用,實現了“零”的突破。裴志勇說,“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長江生態大保護戰略深入人心。淘汰傳統柴油船舶,改用新能源船舶,越來越成為用船企業的共識。
今年,武漢理工大學接到的110艘訂單來自省外兩家企業,分別是安徽省港航集團、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鄧超風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作為山東省從事航運的最大企業,今年首次將業務拓展到內河航運,委托武漢理工大學設計100艘新能源船舶。
“我們在尋找合作伙伴時非常慎重。”鄧超風告訴記者,“雙碳”戰略是造福子孫萬代的事情,企業既要算“經濟賬”,也要算“政治賬”。綜合比較國內多家設計研發單位發現,武漢理工大學的設計方案更加節能、環保、經濟、高效,與企業需求無縫完美對接。
武漢理工大學研發的新能源船舶“理航渝建1號”
據了解,武漢理工大學自2002年開始主攻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的研究,成為該領域國內領先的科研單位。2016年,武漢理工大學集成國內各單位優勢專家資源,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該項目負責人,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首席教授、博導吳衛國介紹,武漢理工大學研發的萬噸級油氣電混合動力綠色智能散貨運輸船,碳排放量相比傳統柴油船下降超過30%。另外一種3000噸級純電動集裝箱船,設計為“即插即拔”換電模式,船上搭載2個箱式移動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里程約300公里。全程零排放、無污染。
今年已下水的3艘新能源船舶已行駛在長江干流、安徽裕溪河和山東小清河。接下來,武漢理工大學準備將業務擴展到淮河、贛江、閩江、京杭大運河等內河流域。近期將在安徽建造10艘新能源船舶;3年內在小清河建100艘;京杭運河的船廠近期也已開工,計劃每年建造400艘新能源船。
目前僅長江流域就有十多萬艘傳統柴油船,新能源船舶的市場滲透率還不到1%。裴志勇說,“市場需求非常大,可預見的市場規模已達百億元。這片非常廣闊的新藍海,我們已率先啟航。”
【投稿】【提供線索】【轉載】請后臺留言或電郵投稿,主題格式為【投稿】+文章標題,發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郵箱。
武漢理工大學考研(武漢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
東港市職業教育中心怎么樣、好不好涪陵職業教育中心“3+2”專業及對應本科大學和專業石家莊開設電氣化鐵道供電專業的中專學校有哪些云南開設園林綠化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一覽表白銀西北信息工程學校電焊電工專業介紹西安培華學院附屬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介紹石家莊2024年計算機學校學什么好_石家莊有計算機應用的大專院校“爭當大先生”系列報道(十二):沉潛蓄勢 厚積薄發—土木建筑專業教師黃武